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研究
作者:dlcms 浏览量:6961 次 发布时间:2019-10-30 04:17:15
专题研究以空间规划为核心,为开展两个评价、绘制规划底图、形成规划总图、编制一本规划搭建信息平台、建立一套机制等后 续工作的开展、目标任务落实提供基础支撑和科学依据。从研究的内容和性质来看,专题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专项研究 2 大类。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研究、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研究、基础设施廊道建设研究、环境保护与利用研究、生态空间与生态红线划定技术研究、“三区三线”划定技术研究、 开发强度测算研究、用地分类专题等。
1、基础研究
● 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专题研究
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专题研究从空间规划角度出发,把握中央及省市政策机遇,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总体空间格局。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重点突出未来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优化,提高空间利用 效率,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相关对策建议。
●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研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等要求,落实上位规划战略要求,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明确全域国土空间开发 保护的总体战略和目标指标,确定国土空间保护、利用、开发、修复、整治的主要任务; 构建以城镇发展轴带、节点(或城镇圈)、重要保护地、生态环境分区、重要生态廊道 等为主的开发保护格局;提出实现规划战略目标的途径措施。
●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布局研究
坚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明确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则和重点领域,结合城镇和重大基础设施布局,提出产业园区的空间安排,有条件的地区应明确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 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安排,给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相应的空间保障。对于产 业集中发展区,可提出产业的资源消耗强度和产出指引。
县级规划应结合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的要求,提出农业发展的空间安排和重要支撑。
● 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专题研究
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城乡发展的空间需求,是空间资源合理配置及城镇持续发展的强有力保障。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专题研究主要论证市县城镇规模,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规模论证依据、人口规模预测、建设用地规模预测及建设用地评定与用地选择等,旨在合理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及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为空间规划中城镇开发边界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 适应高品质生活的公共服务保障研究
坚持以人为本,提出政策性住房发展战略、目标与用地保障措施;坚持普惠共享,提出教育、文化、医疗、体育、养老体系等的建设任务和设施配置标准,明确城乡基本 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坚持公平公开,分类梳理邻避设施建设需求,明确建设管 理和空间管控措施
● 基础设施廊道建设专题研究
通过对现有各类基础设施相关规划及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梳理,划定交通、水利、长输管线、35kV(含)以上电力线等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用地边界及其线路廊道,预留未来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实现廊道空间共享,协调基础设施与城乡空间布局的关系,避免城市建设影响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同时,为“三区三线”划定及其他专题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 面向绿色发展的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研究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明确林地、草地、湿地、矿产、海洋等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的任务和目标。保护优先,提出各类自然资源的主要保护空间类型、位置及管控要求;节约 优先,协调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提出各类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的要求。
● 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专题研究
在对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关系、文物与旅游资源现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旅游发展环境、旅游容量和客源市场预测等,提出发展思路、发展定位、发 展目标和空间布局与游线组织、发展任务,并根据“三区三线”空间 管控进一步确定旅游资源空间属性,并提出各旅游资源的差异化管控措施,为空间规划落实产业用地布局、划定文物保护紫线以及细化“三区三线”空间管控提供支撑依据。
● 体制机制创新专题研究
分析研究我国空间规划体系与体制机制现状及改革重点,系统梳理市县现行规划的运行体系和法规体系,分析现状问题,确立问题导向,追根溯源;结合国家行政体制改革方向以及各试点省市空间规划体制机制改革经验,探索空间规划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对空间规划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以及法律法规完善提出相关指导性建议,为空间规划实施奠定基础。
● 水资源合理利用与配置研究
分析全域水资源状况,包括:地表水资源的分布和年际年内变化情况、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地下水补排关系、水平衡状况等;分析全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包括:供水 量及其变化情况、用水量及其变化情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资源利用效率等;科 学预测未来水资源需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利用目标、保障能力建设和配置方案。
2、专项研究
● 生态空间与生态红线划定技术研究
生态空间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是开展空间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是开展“两个评价”和划定“三区三线”的前提。依据国家相关 政策文件及法律法规,确定生态空间与生态红线划定总则,结合区域 概况及生态问题分析,阐述划定理论和技术方法,重点研究划定方法、识别与划定及管控措施等。
● 现行规划对比分析技术研究
现行规划对比分析技术研究是对已评审定稿的各类规划进行分析,是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对各规划的规划期限、目标、技术标准及用地等方面的差异分析,找出其差异产生原因,提出协调解决差异的思路、策略,并针对三类空间中的建设用地差异及非建设用地差异提出解决方式,为“三线”中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打下基础,为空间布局总图的合成提供依据。
● “三区三线”划定技术研究
“三区三线”划定技术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工作底图编制、功能适宜性评价、三类空间及“三线”划定、“三区三线”成果内容及空间管制等。重点阐述“三区三线”划定目的、工作方法、技术路径以及 管控措施等内容,为空间规划“一张图”形成奠定基础。划定“三区三线”是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是绘制空间规划底图的前提和基础。
● 开发强度测算专题研究
开发强度测算专题研究为“三区三线”及空间管控提供基础依据,使规划更具可操作性。通过开发强度测算专题研究,进行城市开发强度的分区,加强对具体开发地段建设量的合理控制,对不同分区实施不同的空间管制,实施不同的引导和控制要求,使开发建设保持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地质条件对城市建设活动的威胁降低,对建立生态安全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空间管控专题研究
空间管控专题研究分析现有空间管控规划类型,阐述空间管控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基于空间发展现状,明确空间管控范围及分区,落实空间用途,科学选择空间管控要素,分区分要素制定空间管控策略,完善政策保障。空间管控专题研究是空间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为空间战略制定、空间开发利用布局优化及空间差异化管控等奠定基础。
● 用地分类专题研究
用地分类专题研究是“三区三线”空间划分及空间开发利用布局的基础。依据国家及省市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用地分类专题研究将结合市县用地现状、产业发展与结构特点,重点分析比较不同规划的 用地分类体系,结合用地现状及未来发展,科学划分土地利用类型, 加强用地分类衔接,主动适应用地需求,制定有效的土地调控政策,充分发挥土地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保障作用和土地供应政策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关阅读:
-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与用途分类指南 (2020-03-13)
- 国务院:2018年,“三调”就这样干 (2018-09-17)
- 国土空间规划用途分类与“三调”工作方案的对接情况 (2020-03-13)
- 国土空间规划概念内涵 (2019-10-30)
- 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流程 (2019-10-30)